本文转载自《盛时》钟表杂志 第二十九期 2014年12月出刊 康威凯撰写
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到长辈提及一种生理现象叫做“开窍”,大意是说男生念书至高二的某一时刻学习成绩会突飞猛进。我一直期待自己“开窍”的那一天,可是到高二时,这种生理现象没有发生在我身上,也许我是一个不开窍的人……
随着年龄增长,开窍这件事逐渐被我淡忘,步入职场后也没有谁再提这个词。大约2000年入秋,我对精美的钟表从兴趣转为热爱,那时周末最热衷的娱乐休闲方式居然是逛表店。表店里自然有很多表,甚至价值连城,喜欢哪款叫人拿出来试戴,不买也没关系。经常与店员聊天,因为我发现资深钟表从业者的眼神中都流露着一种宁静,普遍感觉亲和好接触。当时的表店里还有难得一见的钟表专业书籍,我第一次听说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钟泳麟。在往后短短六个月的时间里,我对钟表的认知可以说是日新月异、突飞猛进,隐隐感觉到我与钟表之间可能会有一些神奇的事情发生。
Old Galileo Galileo and Vincenzo Viviani - Painting by Tito Less
学习钟表鉴赏知识很像学一门语言。每一个表款就像一个单词,词汇量与语法的学习要同时进行。词汇量若不够,很难在“表海”中畅游;语法不精,你说出的语言就不够流畅和优美。钟表的知识可以分为五个层级:品牌、系列、机芯、动手操作和古董表。
《朗格——来自萨克森的精美钟表》中译本
品牌是门户,也是一般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。钟表品牌历经几百年的变迁,原文与中文的官方名称,英语、法语、德语的混杂,严谨地背诵起来确实比较难记。甚至于官方的中文译名都很难完全写对。在了解品牌这一层级的知识时,如果可以结合着品牌创始人生平、品牌创立年份以及今天品牌总部所在地是更好的。如此一来,了解的品牌多了就会发现当今名表的很多共性,也就是一只好表应该具备的特征。
目前在钟表世界表现较为活跃的名表品牌大约50-75个,如果能够了解到200个品牌,就已经是专业人士了。每个品牌的产品体系中有很多个表款系列,与品牌层级的知识相比瞬间繁复了许多,有些著名的表款系列甚至比品牌都要出名,而且表迷们都给起了朗朗上口的昵称,如:水鬼、黑武士、蜜蜂针等等。当然应记住系列名称的标准原文写法及中文写法,更要结合它们外观最有特点的地方去记忆:哪个系列是八角形的?哪个系列表壳左右两侧有钩爪?哪个系列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种武器设计的……所以在学习系列层级的知识时,自我总结归纳非常关键。必要时做些笔记,或用笔画出一些表款的特点。学习系列层级的知识时可以相应了解有关金属冶炼、贵金属种类、高科技陶瓷、表壳表面处理等知识。
Calibre_2120_28_02_002 机芯
机芯是钟表鉴赏领域的难点,专业词汇多,中文文献相对杂乱,原文文献比较难找。但这又是钟表艺术的核心价值,不可逾越。在针对机芯的学习中,机芯及功能的工作原理与著名机芯的工艺赏析要同时记忆。特别是那些很多品牌共用的通用机芯,由于涉及行业惯例甚至秘密,技术资料十分难找。正因为难,才更要掌握。机芯的难关通过后,你看待名表世界的眼光会大为不同,仿佛拥有了一双拨开迷雾的慧眼。
终极的鉴赏还是要动手操作的,虽然不指望自己成为一代制表大师,但拆装机芯特别是古董机芯仿佛能够与百年前的制表大师神交一样。这方面我实践的机会也不是很多,需要继续修炼。前面讲了这么多,最后才谈及古董收藏。人类的机械钟表史大约五百年(如果从我国宋代的水运仪象台算起将近一千年),一般在古董市场上见到的表轻易都比自己甚至自己的爷爷的年岁大。所以古董表收藏鉴赏是最为考验玩家功力的领域,一定要靠丰富的知识去武装自己,否则在古董和拍卖市场上只能为别人做贡献了。所以在欧洲多如牛毛的古董店里淘宝只是一件看上去很美的事情,想买好东西不开窍不行,不修炼也不行。
回头看,人一生作为生理现象出现的“开窍”可能只有一次,而我把它开在了钟表上。
上一篇:一群孩子让钟表人哭了
下一篇:修表为什么这么难?